加班,成本与收益,从来都是管理所考虑的事(本文拉杂之下3000余字,整体阅读需8分钟。可跳看也可随喷。)注:本文从看似废话的社会现状,来说为什么今天的强制下班其实就真的是一个利益手段,而不是慈善。这段时间说到双休的话题会很多。而最显眼的是高中生是否会真的双休。而无论是高中生,学是初中生,或者小大学,还是官方与企业其实一直都是在双休的政策之下。本在政策之下,就应该早就双休,为什么今天要讨论这个双休呢?不就是因为始终有机构、组织没有执行双休吗?为什么没有执行?不就是其中有利可图吗。只是大家图的不一样了。现在有的企业组织要求必须双休了。不休都给赶回去休。这又是为什么?是转性了?变和谐了?其实很简单。我们根据大势来推断。也不过还是为利而已。只是有的人将本为利而做的事,给披上一件和谐的外衣。碰个瓷,借个东风而已。老话说,老马死旧性在。而资本逐利的本质永远不会变。不...
加班,成本与收益,从来都是管理所考虑的事
(本文拉杂之下3000余字,整体阅读需8分钟。可跳看也可随喷。)
注:
本文从看似废话的社会现状,来说为什么今天的“强制下班”其实就真的是一个利益手段,而不是慈善。
这段时间说到双休的话题会很多。而最显眼的是高中生是否会真的双休。而无论是高中生,学是初中生,或者小大学,还是官方与企业其实一直都是在双休的政策之下。
本在政策之下,就应该早就双休,为什么今天要讨论这个双休呢?
不就是因为始终有机构、组织没有执行双休吗?
为什么没有执行?
不就是其中有利可图吗。只是大家图的不一样了。
现在有的企业组织要求必须双休了。不休都给赶回去休。
这又是为什么?
是转性了?变和谐了?
其实很简单。
我们根据大势来推断。也不过还是为利而已。
只是有的人将本为利而做的事,给披上一件和谐的外衣。碰个瓷,借个东风而已。
老话说,老马死旧性在。
而资本逐利的本质永远不会变。不然,他就不是资本家,而是慈善家了。而真正做慈善的人,又发不了家了。当然,这里说的慈善,是真的善。可不是低进高出,赚一万给一元,赚上亿给一万的善。
而在古话中早就对真正的做慈善有过清晰的勾划: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蓄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这才是慈善。
万事不过分,能共事和谐。这就是善。既不送人,也不抢人。各按能力,留有余地。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世道看似繁华幸福,实则世态炎凉,看似机会多,实则压力山大。是卷造成的。但为什么会卷?
人的个体素质从来不会是一致的。那么其生存能力就肯定会不一样。
本该蛇鼠有道。但无底限的过界捞钱,才造成了今天其卷。
无论是线上线下,还是AI个人,总是有股风,带给你一种思想“世间万物,只要你肯抢,那都是你的。”
所以,富的抢穷的,穷的抢更穷的。这本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本该无可厚非。但怪就怪在我们5000年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给我们的从来不是全自然法则。而是有感情的兼爱非攻。
这就尴尬了。
本来有着自己5000年的文化,在大方向上一直秉承着和谐的大中化,到了今天,有一种思想与文化却在悄然的腐蚀、篡改着我们的传承。
一群鳄鱼张着大嘴吞天蚀地,割韭菜一茬又一茬。主要是从不停止。
无论是科技的尽头,还是推送的网红,或者捧出的高峰,从来都再不见帮人的本善,而是锋利的镰刀——要割尽天下。
而这些,稍微深入的思考一下,我们都可以很轻松的见到“乃头乐原理后”的既得利益者。
就如前段时间被送上神坛的《哪吒二》。
不知道有多少人象我一样其实是没有花钱而是带着家属去看的。——金融链的包场送给我们看的。
又有多少人是被自家小孩拉着家人去刷几多遍的。——以捧中国人的世界第一观给拉起来的。
而在这样的带动下,呜啦呜啦的带动了多少人去买了票。
更主要的,99%的票房都是我们自己人贡献的。
到底是给民众带来了足够好的精神食粮,还是将钱送进了某些人口袋?
说句实话:
在我个人看来:有的镜头拉得太快(如打游戏转换场地),有的镜头拉得太拢,就如我们看透某些风景。而其中的造型与影美也没有多特色。幸好有着一定的感人剧情,还有真人那么点打浑。
不然,在我看来,有看头的,值得评价的,还真的到不了那份。
所以,一部就正常普通的动漫,却被硬生生的推上了天坛。你以为别人闲的啊?
说远了。
说回今天两会有人提出的双休要求及部分企业的必须下班。
这在我们领导的本意肯定是好的。
就如现在要推送出的双休,倡导的准点下班。
但其中倡导推送的管理,应该都有着其阴阳两向的目的。
毕竟,要改变今时代的状态,真的太难了。而且我们也发现与出手得太晚了。泱泱大国,出现漏洞,再所难免。而本该雪亮的群众之眼,到今天很多人又浑浊不明——被人卖了,还在帮着数钱。一时的小乐透小确幸,让大家幸福了半天。
倡导高中必须实现双休的背后,其实是卷的现实与自律的实现。
但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是什么样的?
电子齐备,诱惑满满。
无论老中青少幼,有几个人能控制得住自己?
没有几个。
所以,如果真的强制必须双休回家,那么只有两个后果。
一个是靠自律淘汰。今天的大学生在扩招下素质良萎不全。但如果全靠自律,淘洗后的产品估计会好很多。
再就是依然靠补课。所以,双休的背后可能给许多不甘寂寞不能自律的家庭带来的是更高昂的管理成本与补课成本。
而今天部分企业之所以,放下了加班文化,而展现出必须准点上班的管理姿态。其道理同样如此。
因为他们的不再加班,却并没有减少工作任务,也没有降低成果标准。
那么,如果你在那所企业里上班,你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
如果靠你自己能在8小时内按质按量的完成原来的工作任务。那么你不算亏的情况下,他更欢喜。能减少加班成本的获得原收益。如何不好。
而如果你完成不了?怎么办?
想法完成呗。所以你得顺应规定的表面不加班的带回家去做。既不再耗他的能,还能不再给加班工资。他自然也欢喜。反正只需付出标准工资而已。
而如果实在做不了?会怎样?
同样的成果考核,那么你的收益与地位自然就会受限。到最后就是自我淘汰。
所以,一个不准加班的背后,其实是一场管理手段下的淘汰与筛选。是成本与人才管理的智慧。
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以前他们会倡导996,甚至007的加班模式,今天却要顺势就双休与劳动保护的理念,而强制下班了呢?
这就要说到加班的理念了。
说到加班,我们都知道为什么会有个“加”字。其本意自然是增加的“上班”。增加上班自然是为增加工作成果。
而所有人都知道,工作成果的增加,依靠的从来不是工作时间的拉长。而是企业是否需要工作来产出更多的成果。
需要你产出,那么你就算不加班,他也有办法增加成果。不是加人加机器,就是提升人效机能。
当然了,本着方便管理降低成本出发,熟练工的加班,会减少培训、试错、机器、能耗及其他管理成本等的投入。
因此,采取加班的方式往往会更容易获得增加工作成果的效果。
所以,以前的他们自然会想尽办法让你加班。无论是加班能耗,加班工资,还是免费晚餐,免费通勤,这些对于顺风而涨的风口企业来说,都不是事。毕竟,业务随着风势,真的很丰满。
所以,在任务满荷的情况下,你加班,就算是有点摸鱼,有人摸鱼,更多的工作成果还是少不了的。俗称:家大业大,既然在上升期,那么浪费点当然没有啥。
但在今天不同了。
面对资源之争的国际形势下,经济环境一直恶劣,所以盯着我们这个还算安定环境的国家的人有很多。再加上资本所带来的外忧内患,带来的结果就是经济近几年的持续下行。
而这种现象从2014年的银根紧缩就已经开始了。这些年还能有风在吹的也就剩下了科技。但我们多数的“科技”,其尽头却是对韭菜的不断收割。
但韭菜再怎么蠢,总归要花时间来将饵料进行消化。
所以,呈现疲态的不再仅是线上线下之分。而是疲到了所有行业甚至“科技”之上。这里就不得不说,我们今天看到的科技,其实质大多数都是“适用(实用)型科技”,而不是真正的发明。他们更多的也就是转换角度的原科技的运用与使用而已。与真正的发明相差甚远。有兴趣者可以去深入的看看无人机本质。
而科技要想久盛不衰,唯有发明。实用与适用,却总会有新的迭代。
所以,订单的萎缩其实是必然的。
这不是哪一家企业的现象。这是世界经济秩序重构前的必然。而今天的各种纷争其实也正是所谓的要让他灭亡,先让他疯狂。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总会有很多人总是盼望着我们也打仗一样。总想来一次洗牌。但我们自问做好了洗牌重来的准备吗?你有资本够得着下一次的重构吗?
所以,不要将老板们想得变神圣了。这是被迫的,也是乘一波东风,碰一下瓷。顺带将更严格的管理披上一层和谐的外衣。还是逐利而已。这世上,从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小结:
做管理,从来都是为成本与收益在做服务。而今天的双休与下班,其实本该自然,却在贯性之下带上了资本的枷锁。这是环境也是现实。
但作为必须要生存的个人,我们要想在乱局中活得稍好,还是要学会去看世界,就算是含着乃头,那也得睁开眼。活得开心,死得明白。
所以,就算看起来同是叹,但有的人那也是自嘲。
共勉。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