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薄览群书。 本节我们将解读《职业重塑:四步完成生涯转型》的第六节,实现转型升级的两个关键。
EPIC模型的最后一步是升级。升级是职业转型成功之后,把事业做强的必经之路。
本节内容就带大家了解实现转型升级的两个关键,它们分别是成为自我雇佣者和用策展思维打造自己人生中满意的作品。
今天的职场,很多企业的组织架构变成了基于项目灵活组成的敏捷式团队,“职业网格化”也成为职场人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职业网格”中,很多岗位没有固定的职业发展道路,四处充满着各种可能性。随着个人技能的不断拓展和更新,你可能会进行纵向或横向发展,有时甚至因为看好某个新的方向要主动选择降职降薪去换取未来的机会。
职场人如果不转变观念,依然寄希望于传统的职业发展路径,对趋势和变化视而不见,即使是换了一家公司,也会很快再次陷入焦虑和迷茫中,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面对变化和趋势,要想实现职业升级,就一定要拿回对职业的掌控感。
成为自我雇佣者,就是拿回职业掌控感的有效方式。
做职场的“自我雇佣者”,不是鼓励人人都去开公司创业,而是提醒你要拥有“创业者”的心态,能够思考自己的日常工作以及你为什么样的客户解决什么问题、创造出什么价值,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工作,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职场人。一旦你拥有了可以随时“为特定用户创造价值”的核心技能,就可以不用隶属于任何组织,也能用你的一技之长跟很多组织进行合作和交易。
下面分享三个能帮助你养成自我雇佣能力的方法。
首先, 建立多元优质的信息渠道,让自己对变化和趋势保持敏感。
职场中遇到瓶颈的人大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对外界和行业变化不敏感,很少主动拓展其他圈子的朋友。
而那些有成就的自我雇佣者,会主动通过各个渠道来获取多元、前沿的行业和职场信息,在吸收信息的过程中用未来视角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些信息会对我的职业带来什么影响?我需要学习什么新技能?现有工作中,我愿意继续做哪部分工作?哪部分工作需要更多的技能?我愿意尝试哪些新的活动或岗位?可以利用哪些发展机会?
第二个有助于养成自我雇佣能力的方法是,提炼优势,修炼和打造可迁移技能。
一般越是外界环境不可控,就越要修炼自己能把控的东西,变化时代中一个人的职业“护城河”就是拥有可迁移的核心能力。思考和提炼自身的优势技能,你可以这样去尝试:
首先,你可以去回忆过去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成就故事,比如别人经常咨询你的问题、对你的夸赞,以及你所做的那些获得过超预期结果的事。成就故事可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你可以翻看自己的备忘录、相册、聊天记录等,或者以项目、重要活动为一个数据节点进行回忆。例如,一个姑娘在做优势探寻时,回忆到一个细节,那就是自己的前任领导在与新任领导交接工作时,曾向对方评价她的复盘能力很强,而她也为此获得了新任领导的重视,她才知道她职业如此顺利并不只是好运气,而是因为她拥有强复盘能力。
同时,经常思考6个问题,包括:在他人眼中你的优势是什么?你有什么成功案例为此做支撑?你最擅长的五项技能是什么?在你最擅长的技能中,你最喜欢使用哪几项?要在工作中有所发展、晋级或寻求新的工作,你最需要学习的2~3项技能是什么?你所掌握的可迁移技能有哪些?
时时思考这些问题并尝试用书面记录和回答,会对你觉察自己的优势有很好的帮助。
第三个方法是,给时间定价,学会主动投资时间。
职场中绝大部分的选择,归根到底是对时间的认知和选择,学会给自己的时间定价,就是把“不确定性的时间”换成“确定性的金钱”,让自己对时间更加敏感。要计算自己的一小时值多少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年薪÷251个工作日÷8小时。假设你的年薪是20万元,那么一小时时薪就是100元。当你能计算出自己的时薪后,在一些事情上就可以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了。
例如,你要参加一场面试,可以自己看书、搜索面试技巧,也可以选择花300元去在行给自己约一个时薪1000元的专家,这样你相当于为这场面试花了100元的时薪加300元的费用,但撬动却是一个专家1000元的时薪,也节省了自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摸索,没准还能跟专家成为朋友,进入更加优秀的圈子。这也是成功的“时间投资人”经常会运用的算法和做法。
给时间定价,学会主动投资时间,还包括当你的一天结束时,要回顾并分析当日的时间花费情况,评估自己每一份时间投资,看看哪些是合理花费,哪些是不合理花费,然后在时间花费上思考如何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时间投资能力。
以上就是三种养成自我雇佣能力的方式,当今的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用自我雇用者的心态和视角来经营我们的职场,才能拿回职业掌控感。
转型升级成功除了要对职业有掌控感,还要有自己的作品,并展示出来。这就是转型升级的第二个关键:用策展思维打造人生满意的作品。
这里所说的“策展”指的是你把自己能找到的有趣的、重要的且相关的知识内容,用容易理解的形式提供给特定的人群,并且给这些知识内容赋予意义和价值。现代社会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诱惑,但能在这样的信息洪流中依然保持坚定清晰方向的人并不多,这就需要我们能用“创作人生作品”的方式和态度去思考并做出选择,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专注而富有意义。
如果你想创作满意的作品,需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公开承诺计划。
任何“策展”都可以从公开承诺一个计划开始,比如罗振宇老师在罗辑思维公众号上做的“每天60秒语音”,就是通过公开承诺来倒逼自己坚持输出。
二是尝试新方法。
在你公开自己的承诺计划后,你会发现第一个作品是最难产、最难打磨的,有了第一次的折腾后,你就可以跑通整个流程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比如想做视频号,在完整折腾出第一条作品后,你发现如果想持续更新,不一定需要耗时间在反复打磨脚本,研究背景音乐等繁琐的细节上,而是采用新的方法,戴上麦克风就开讲,让自己在20分钟之内完成拍摄和剪辑。
三是阶段性成果复盘。
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你要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复盘,并且把复盘总结分享出去,对成果复盘不仅能帮助自己梳理思路,不断调整策略快速成长,也能帮助他人获得启发和思考,同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以上就是用策展思维打造人生满意的作品的三个具体方法。
成为自我雇佣者和打造满意的人生转型作品,是实现转型升级的两个关键。真正的转型升级,需要你具有创业者思维,紧跟趋势、提炼优势、投资时间,还要求你能交付出能证明你实力的作品。只要你有实力有成果,并且能在合作共赢的新职场环境中拥有对自身职业绝对的掌控感,职业升级自然是水到渠成。
到这里,《职业重塑:四步完成生涯转型》这本书就全部分享完了。对这本书的解读,我们从职业转型的EPIC模型着手,深入介绍了职业转型过程中的探索、定位、融合和升级四个阶段,在塑造转型思维的同时,也带大家了解了完成职业生涯转型每一个阶段目标的系统方法。转型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这本书的解读能对大家的转型之路上有所帮助。
恭喜你,职场晋升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希望你可以保持学习,不断达成自己的小目标。我们下本书,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