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什么? 最近HRBP特别火,我们来理理它是什么? 1、它是三支柱里面的一员,三支柱指的是HRSSC、HRCOE、HRBP。 2、什么是三支柱? (1)我们以一场战争为例子,HRCOE就像我们的指挥部,在这个指挥部里面负责制定作战计划、作战方案;HRSSC就是我们的后勤支援部,负责给我们提供衣物等物资;HRBP是到前线打仗的将军,按照HRCOE制定的计划执行,作战方针和策略都是COE已经制定好的,BP按照这些方针制度执行。 (2)放到人力资源里面,HRCOE就像人力的指挥部,负责制定人力资源的制度、方案、工具;HRSSC像人力资源的后勤部门,负责核算考勤、核算薪资、统计数据、分析数据等事务性工作;HRBP就像冲锋陷阵的将军,到业务的前线,听战火的声音,了解业务需要什么,执行COE制定的制度、方案。 (3)简而言之,HRCOE给方法、给工具、定制度、设计方案、标准,熟悉各部门的业务,掌握业务开展的逻辑;HRSSC整合资源、侧重事务性工作的处理、统筹性工作,统计数据、文件处理;HRBP(一线人员)执行方法:推动HR工具方法的落地应用。 (4)三支柱顾名思义像三角形一样,每一个角都互相支撑着对方,独木难成林,三角形是最稳定的。换句话说,离开COE和SSC的BP都是假BP,但是很多企业都是把BP当SSC用,或者说是需要一个懂业务的HR,所以就把BP当成了懂业务的HR,但是懂业务的HR就是BP吗? 3、懂业务的HR就是HRBP吗? (1)先明确什么是业务?业务不仅是指某一个版块,而是除HR领域外所有的工作,涉及公司各个方面,包括财务、采购这些职能对于HR而言,也属于业务版块。 (2)怎么算懂业务?懂业务是指要明白业务开展的逻辑,明白业务的流程、制度、工具、资源等,如果把HR放到业务岗去,就要求他能把业务的工作开展至60分,这才是懂业务。 (3)仅仅懂业务就可以算BP吗?保洁阿姨也是懂业务的,但是她是HR吗?所以并不是懂业务的HR就是HRBP,他不仅要懂业务,还要理解人力资源工作开展的逻辑,理解人力资源的方案、制度,会使用人力资源工具,才能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怎么来理解呢?好像冲锋陷阵的将军,如果看不懂作战图,怎么作战?如果不了解现场情况,怎么判断做判断,就像古代有军师还有将军,军师就像我们的COE,将军就像我们的BP。 称HRBP是业务伙伴,就是为了给业务提供帮助;伙伴是什么,是并肩打仗的人,是你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是你缺什么我补什么,是你不好我要帮助你好起来的人。 所以HRBP工作开展的逻辑都是围绕业务,以业务的实际情况,推行落地人力资源制度、工具、方法,帮助业务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二、为什么会有HRBP的产生呢? 1、根据组织发展的规律,必然是有直线分工向职能分工转变,组织结构也会由直线制向职能制转变,或者在直线职能制的基础上再衍生出事业部制、矩阵制等组织结构形态。 2、遵循一个人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效率最高的原则,让搭体系的人专心地搭体系,让打战的人专心地打战,让后勤保障的专心地提供后勤保障;专业程度的提高会带来组织效率的提高。 所以才有三支柱的出现。 三、HRBP要怎么做呢? 1、懂业务: (1)这里的业务不仅仅是公司的主营业,而是指公司所有的业务或者是所管辖的区域内的业务。怎么了解业务呢?可以通过实践、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去了解业务。 (2)什么才算熟悉业务? A.熟悉业务开展的流程框架,每个节点的操作标准,所需要的能力,自己上手去做这份工作能不能做到60分。 B.熟悉业务线上核心人员的能力,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熟悉标杆人员的能力构成、工作与绩效表现。 C.熟悉外部竞争对手的经营及管理模式,与自己公司对比的差异;熟悉自己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熟悉行业标杆的产品和服务。 2、懂人力资源工作开展的逻辑: 熟悉人力资源的道理、能理解人力资源的制度,会使用人力资源的工具,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制度、方法推行落地,解决实际问题。 3、能结合业务分析: (1)一个人为什么业绩不好?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 A、如果是能力问题,是知识不够、还是经验不足,还是职业能力不行、亦或者是职业品质不行? 如果是知识不足,就赋能,安排培训,通过内部或者外部的培训提高能力。如果是经验不足,通过轮岗或者实操增加经验;如果是职业能力不行,需要判断是高潜人员还是低潜人员;如果是职业品质不行,那要确定缺失的职业品质对岗位的影响,是否可以帮助其修正。 B、如果是态度问题,是不愿还是不能?如果是不愿,那是自己心态问题还是与环境格格不入?是企业员工关怀问题还是员工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如果是不能,是没有权限?还是职责不清?还是流程不明?还是目标设定过高?还是目标不清晰?还是机制不妥? (2)一个团队业绩为什么不好?是团队能力问题还是团队状态问题? A.如果是能力问题,是人才结构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如果是人才结构问题,是核心关键人才没到位吗?如果是能力问题,是领导能力问题还是下属能力问题,是个别核心问题还是批量员工的问题。这些能力是短时间就能提升的还是需要长时间的补充? B.如果是状态问题,是分工不清?还是流程不明?还是机制不妥?还是目标不够清晰?还是团队氛围不好?还是价值观不正?还是激励没到位?还是没有工具?还是纪律管控不足? 综上,根据组织绩效结果,进行组织绩效的诊断,做出相应的判断,是制定还是流程还是状态的问题,根据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帮助解决问题。 四、BP 人数的配置 1、最好是让业务人员转BP,因为他们是最懂业务的,但是大家都喜欢让人力去做BP,如果这样的话,人力一定懂业务,所管辖的范围内的业务都要去熟悉,去轮岗,自己去做能做到60分,BP的组织架构可以放到业务部门。 2、BP的管辖范围一般是30-50人左右,为什么这样配? (1)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BP不仅要关注业务还要关注团队内的每个人,与COE不同的是,他要了解每一个人的具体状态,每一个人的能力、状态、业绩结果。所以如果是200-300的团队,可以给BP再配两个助理,比如招聘BP、培训BP。 (3)如果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分子公司适合配置一个BP吗? A.其实是不建议的,因为一个五脏俱全的分子公司,业务模块如果是多样的,就要要求一个人既要懂财务又要懂采购还要懂运营,还要懂人力,违背了人力资源的配置的原则。 B.但是如果这个分子公司业务模块比较单一,那就可以配一个BP。 C.或者采用矩阵制的组织结构,总部给予方法、框架、支撑,做行政管理;让分子公司自己做业务管理。 总之,职能是静态的,职能的分布是动态的,一切依据业务来决定。 3、BP是和COE、SSC一起组建在一起的,成为三支柱,所以推行BP机制的时候,相应的COE和SSC机制要一起推行。 不然就会推成四不像,想象一下,让BP做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他就没有时间去沟通、去了解业务;当然在体系搭建和制度制定上BP又没有COE那么全面,所以离开SSC和COE的BP是孤独的。
3
13
评论
分享